很多人在看新闻或者进行碳排放管理的学习时,发现里面通常都会有很多碳相关的术语,如果功底不够,很容易就看不懂了。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些常见的“碳术语”,看看你知道多少呢?
碳排放
指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间接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
人为排放
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温室气体、气溶胶,以及温室气体或气溶胶的前体物的排放。这些活动包括各类化石燃料的燃烧、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畜牧业生产、化肥施用、污水管理, 以及工业流程等。
直接排放
在定义明确的边界内各种活动产生的物理排放,或在某一区域、经济部门、公司或流程内产生的排放。
间接排放
在定义明确的范围内,如某个区域、经济部门、公司或流程的边界内各种活动的后果,但排放是在规定的边界之外产生的排放。例如如果排放与热量利用有关,但物理排放却发生在热量用户的边界之外,或者排放与发电有关,但物理排放却发生在供电行业的边界之外, 那么这些排放可描述为间接排放。
碳中和
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达峰
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据此,结合我国的承诺的时间节点:1)从现在至 2030 年,我国的碳排放仍将处于一个爬坡期;2)2030-2060 年这 20 年间,碳排放要渡过平台期并最终完成减排任务。
碳循环
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 合物)、海洋及沉积物。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进行从库到库的碳交换。与氮循环和水循环一起,碳循环包含了一系列使地球能持续存在生命的关键过程和事件。碳循环描述了碳元素在地球上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包括碳沉淀。
碳交易
《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在 6 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 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
碳汇
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碳信用
国际有关机构依据《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发给温室气体减排国、用于进行碳贸易的凭证。一个单位的碳信用通常等于吨或相当于 1 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清洁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得到额外的补偿,因此这对清洁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起到激励作用。在很多用于评估减缓经济成本的模型中,碳价通常被用来作为表示减缓政策努力程度的替代参数。
碳金融
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排放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碳税
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
碳生产力
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倒数。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一般应该使用国际通用单位计量,如美元/千克、美元/吨、美元/摩尔等。考核、衡量指标有待学术界和相关国际组织尽快制定。
它是低碳经济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质量、环境执法水平、公民和企业环境道德观念及环境法律意识的重要指标。相类似的概念有排放强度、排放密度、人均排放等。
碳生产率
与碳生产力定义相似,即“单位CO2排放的GDP产出水平”。碳生产率最关注的是能源的产出效率。提高碳生产率就是在增加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同时,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
有两种目标:一是绝对低碳;二是相对低碳。绝对低碳是根据联合国1990年颁布的全球减排发基准线,将CO2减排到1990年的标准以下。相对低碳是指减排情况达不到减到1990年的标准时,另外设立一个阶段性减排目标,并逐步实现减排目标。
碳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
地址:陕西省政府大院综合办公楼五楼
测评中心:029-68568580 传真: 029-63917637
邮箱:tpjds@shaanxi.gov.cn
工信部备案号:
陕ICP备2022002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