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发展成为各国的共识。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低碳经济和减排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履行着我国碳排放义务。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到 2025 年,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 2035 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2021年3月18日,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8项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序列。
2021年5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 (试行)》公告,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施行。
2021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为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同时按下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启动键”。
未来的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推动绿色革命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而要实现国内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碳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
地址:陕西省政府大院综合办公楼五楼
测评中心:029-68568580 传真: 029-63917637
邮箱:tpjds@shaanxi.gov.cn
工信部备案号:
陕ICP备2022002652号